颅裂是指颅骨的先天性缺损;多发生于头颅的枕部,鼻根部和前颅窝底部较少见。颅裂又可分隐性和显性两类,前者只有简单的颅骨缺失,无隆起包块;后者则有隆起囊性包块,故也称囊性颅裂,据包块的内容物又可分:(1)脑膜膨出;(2)脑膨出;(3)脑膜脑膨出;(4)脑囊状膨出;(5)脑膜脑囊状膨出。本病发病率无地区及男女差别,但较脊柱裂少,主要为手术治疗。隐性颅裂和显性颅裂中的脑膜膨出、脑膨出,预后较好,其余均差。
先天性缺损;多发生于头颅的枕部,鼻根部和前颅窝底部较少见。
1.隐性颅裂无局部和神经症状,多因其他原因作头颅X线照片时才发现颅骨缺损。
2.显性颅裂(也称囊性颅裂):在出生时即可发现枕部中线或鼻根部囊性膨出物,表面可有皮肤或薄膜样结构覆盖。如见膨出物有搏动或婴儿哭闹时张力增加,则表示其与颅内相通。单纯脑膜膨出者透光试验阳性。有脑膜脑膨出者,可见有脑组织的阴影,并且智力低下。
3.发生在枕部脑膜膨出者,可有视力障碍,发生在鼻根部的膨出者,可出现颜面畸形:鼻根部增阔隆起,而眼被挤向两侧,使眶距增宽。
鉴别诊断
1.颅骨缺损处局部表现
局部有胀痛,缺损边缘疼痛,不能忍受的脑搏动,缺损部高位时头皮向颅内陷入;缺损部低位时,头皮甚至合并部分脑组织、脑室向外膨出。
2.颅骨缺损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患者对缺损区的搏动、膨隆、塌陷存恐惧心理,怕晒太阳、怕震动甚至怕吵闹声,往往有自制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和记忆力下降;或有忧郁、疲倦、寡言及自卑。
3.长期颅骨缺损
有脑膨出或突出时,脑组织可萎缩及囊变。小儿颅骨缺损随脑组织发育而变大,影响正常脑发育而出现智力偏低;成年人可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甚至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脑膜-脑瘢痕形成时可伴癫痫。
颅裂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
1、隐性颅裂无需手术治疗。
2、囊性颅裂主要靠手术修补治疗。膨出物表面为薄膜样结构,并有破溃趋势者,则须及早紧急手术以防脑膜炎。若为完整皮肤,则可在患儿生后半年到1年间修补手术。
3、若合并脑积水,可先治疗脑积水。
4、预防感染、对症等治疗。
用药原则
1、预防感染、对症治疗及营养神经治疗。
2、病情较重、体弱食少伴贫血者。可适当输血、人体白蛋白等加强支持疗法。
预后
预后较好,其余均差。
颅裂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