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头癌是起源于胰腺头部的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胰腺恶性肿瘤中我们通常所说的胰腺癌是指胰腺的外分泌肿瘤,它约占胰腺恶性肿瘤的90%以上,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近年来国内外发病率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胰腺癌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不易早期发现、切除率低和预后差为本病的特点。可切除病人5年生存率不到5%,居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四位。
胰头癌的发病原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但已发现某些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病关系密切。大量的研究支持胰腺癌与吸烟有确切的相关性。患有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和胆石症的病人,胰腺癌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2~4倍。
手术切除是胰头癌有效的治疗方法。尚无远处转移的胰头癌,均应争取手术切除并配合中医药同时治疗,手术将可见癌肿切除,中医中药加促进身体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感染,以延长生存时间和改善生存质量。
胰头癌的发病原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但已发现某些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病关系密切。大量的研究支持胰腺癌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35%):胰腺癌患者的亲属患胰腺癌的危险性增高。根据大量实验结果发现,同卵双胞胎同时患胰腺癌的机会比异卵双胞胎高2倍。癌症患者后代得恶性肿瘤的机会也要大一些,同一家族中可多人胰头癌。
吸烟(10%):早在1985年 国际癌症研究学会就指出 吸烟是胰腺癌的重要病因之一。此后 有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不断地为这一结论提供新的支持证据。1993年美国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显示 每天吸烟25支以上者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4倍。2003年日本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也提示 吸烟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并且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吸烟量越大与胰腺癌的发病越密切。吸烟与胰腺癌的死亡率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吸烟者较非吸烟者胰腺癌死亡危险比为1.6~3.1 且死亡率随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
脂肪膳食(10%):在实验模型中被认为可能与胰腺癌有关,且更高的体重指数也和风险增高相关。
其他(10%):对化学物质如β-萘胺及对二氨基联苯的职业暴露也和胰腺癌发生风险升高有关。患有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和胆石症的病人,胰腺癌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2-4倍。
多数胰腺癌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最初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当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为肿瘤侵犯腹膜后神经丛,为晚期表现。80-90%胰腺癌患者在疾病初期即有消瘦、体重减轻。胰腺癌患者常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胰头癌的症状主要包括中上腹部饱胀不适、隐痛、钝痛、胀痛;恶心、食欲不振或饮食习惯改变;体重减轻;黄疸,皮肤搔痒、小便色黄、大便色淡甚至呈白陶土样;排便习惯改变、脂肪泻;抑郁;胰腺炎发作;糖尿病症状;消化道出血;贫血、发热;血栓性静脉炎或动静脉血栓形成,小关节红、肿、热、痛,关节周围皮下脂肪坏死;原因不明的睾丸疼痛等。大多数胰头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胰头癌的体征主要包括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胆囊、脾肿大;上腹部压痛或包块。出现腹水、腹部包块、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往往提示晚期病变。
鉴别诊断
胰腺癌是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因此很容易造成胰腺导管的梗阻、扩张,胰头癌常直接浸润胆总管下端各壁,而发生梗阻性胆管扩张,引起黄疸。而转移癌是原发癌细胞脱落后,通过血行或淋巴道转移至胰腺,其癌细胞并非起源于腺管上皮,所以一般不造成胰腺管扩张,也不浸润胆总管壁,除非肿物较大,外压胆总管,可引起梗阻性扩张。
转移性胰腺癌:肺、乳腺、卵巢、前列腺、肝、肾和胃肠道的癌肿均可转移到胰腺。胰腺是转移癌的好发部位。转移性胰腺癌的CT表现多种多样,大致分为3种情况,即单发不规则肿物、多发肿物和胰腺弥漫性肿大。其中以单发肿块最多见,而单发肿块多位于胰头部。转移灶的大小依检查时间早晚不同各异,其形态大多呈不规则状,部分可见分叶,密度上表现为低密度及等密度,但以低密度为主。形态与密度改变没有明显特异性,但从局部表现很难与原发肿瘤区别,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及其他一些间接征象加以辨别。原发灶明确是诊断的前提,所以诊断并不十分困难。
胰腺多发肿物比较容易引起转移,如果原发灶确定,可以诊断。但是胰腺癌应与急性胰腺炎、全胰癌鉴别。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有时因低密度坏死与胰实质紧贴在一起似胰腺多发性弥漫转移,但强化后实质边界不清,胰周有低密度水肿带,临床症状典型可以鉴别。部分全胰癌表现为胰腺多发病灶和灶性弥漫性肿大时,二者鉴别较困难,须紧密结合临床病史。
此外,部分慢性胰腺炎表现为胰腺局限性肿大,特别是位于胰头部的胰腺增大与胰头癌极为相似,以下几点可以鉴别:
①胰头增大,外形光滑无分叶。
②增强表现为密度均匀。
③胆总管正常或扩张,但形态规则。
④胰周血管或脏器无明显侵犯。
⑤胰头部可见到钙化。
诊断
总之,胰头癌表现形态多种多样,诊断时须密切结合临床,以提高诊断率,CT仍为重要检查方式。
胰头癌西医治疗
外科治疗
(1) 术前胆汁引流:围手术期减黄手术的效果存在争议。不强调常规进行术前胆汁引流。但在由于营养不良、脓毒血症、高胆红素血症,以及新辅助化疗必须延期外科手术的病人可行内、外引流或支架等胆汁引流手术。
(2) 胰头癌的合理切除范围:唯一可能治愈胰腺癌的方法是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的胰腺组织。手术的方式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根据手术切除范围分为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区域性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联合血管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头癌的合理切除范围:a.清除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之间的淋巴、结缔组织。b.清除肝门部软组织。c.在门静脉左侧断胰颈。d.切除胰钩。e.将肠系膜上动脉右侧的软组织连同十二指肠系膜一并切除。f.若肿瘤局部侵犯门静脉时,在保证切缘阴性的情况下,则将门静脉切除一段 ,进行血管重建。
(3) 姑息性治疗方法的选择
a. 姑息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肉眼下肿瘤切除干净,镜下切缘阳性 )。有资料表明术后1年存活率高于姑息性双旁路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并未增加,仅住院时间有所增加。虽然姑息性手术切除相对安全,但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应常规使用。
b. 采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解除胆道梗阻,可附加胃空肠吻合解除或预防十二指肠梗阻。过去经常忽视胰管梗阻造成的腹痛和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在行胆肠、胃肠吻合的同时附加胰管空肠吻合,可解除胰管高压造成的疼痛,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的状况亦有所改善。
c. 通过内镜放置胆道内支架、胰管内支架和肠道内支架,以及腹腔镜胆肠吻合、胃肠吻合等手段解决胰头癌病人的黄疸、十二指肠梗阻等症状。
化疗和放疗
(1) 化疗原则:全身化疗用于辅助性治疗和局部晚期无法切除以及有远处转移的胰腺癌病例;在治疗前应与病人沟通化疗目的;对正在化疗的病人需要密切随访。
(2) 化疗的途径:推荐采用静脉全身化疗和动脉灌注化疗。
(3) 推荐常用的化疗方案:
对有远处转移的胰腺癌病例,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输注30分钟以上,每周一次,连用三周休一周的方案是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
对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胰腺癌病例,吉西他滨单药或者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不加放疗可作为以5-FU为基础的放化疗的的替代方案或作为辅助性化疗方案;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疗。
吉西他滨+顺铂、吉西他滨+草酸铂、吉西他滨+阿瓦斯汀、吉西他滨+卡培他滨;对既往未接受过化疗的病人,二线化疗方案以吉西他滨为基础,其它可选择方案有:卡培他滨或5-FU + 草酸铂。
放疗原则:胰腺癌切除术后辅助性放疗和不可切除的肿瘤放疗仍建议选择以5-FU为基础的放化疗,放疗方法有适形调强放疗等。治疗剂量应根据手术前的CT扫描和手术中留置的标记银夹而定;治疗区域包括原发肿瘤和区域淋巴结。
其它辅助治疗
包括:射频组织灭活,冷冻,高能聚焦超声,γ-刀及生物治疗等,目前尚没有明确证据显示其能够延长生存期。
胰头癌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