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坏死性外耳道炎

坏死性外耳道炎

概述

坏死性外耳道炎是指外耳道皮肤和骨质的进行性坏死性炎症性疾病,并有向周围组织扩散的趋势,又称恶性外耳道炎,通常发生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上不多见。

病因

初步认为系免疫介导性疾病,这也可以解释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的原因。因为糖尿病人白细胞移行功能不良,吞噬作用延迟或有缺陷,淋巴细胞反应性降低以及调理抗体受损。所有这些因素均易使糖尿病患者 免疫功能低下。致病菌常为假单胞菌属,常见为绿脓杆菌。

检查

起病交急,耳痛与耳流脓为主要症状,耳痛呈持续性,逐渐加剧,常放射到额部,外耳道底壁骨与软骨部交界处皮肤开始有糜烂,继而肉芽增生,外耳道、耳廓、而屏均可肿胀, 经一般抗炎治疗,常无明确效果。病情常进行性发展,终因引起大出血、颅内感染而死亡。

诊断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经过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耳道肉芽应取活检病理检查与恶性肿瘤鉴别。

预防

坏死性外耳道炎西医治疗

坏死性外耳道炎因常引起外耳道骨髓炎和广泛的进行性坏死,但并非恶性肿瘤。本病多发生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还偶见于患有营养不良症与贫血的儿童。本病多发于一侧。其致病菌常为绿脓杆菌。 本病起病较急,耳痛与耳流脓为主要症状。耳痛呈持续性,逐渐加剧,常放射到同侧颞部。外耳道底壁骨与软骨部交界处皮肤开始有糜烂,继而肉芽增生;外耳道、耳廓、耳屏均可肿胀,有明显触痛及耳廓牵引痛。乳突部亦有肿胀与压痛;鼓膜穿孔或坏死;但病轻者亦可不累及鼓膜与内耳。经一般抗炎治疗,常无明显疗效。病情可继续发展,向下侵犯颅底,或通过外耳道软骨裂隙及软骨、骨组织、腮腺及邻近的血管与神经,导致颞骨或颅底骨髓炎、多发性神经瘫痪,其中面神经受累最多见。病变波及颈静脉孔者,则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受损。感染向前扩展可侵及颞下窝,终因引起大出血、脑膜炎、脑脓肿、脑软化而死亡。治疗恶性外耳道炎应从三方面入手:

(1)控制糖尿病。

(2)手术清创。

(3)应用抗生素。

手术清创时应力求除尽所有的坏死组织,必要时可以切除耳廓及大部分顾骨。长期应用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按隆吩青霉素、苯咪哇青霉素、隆甲按行头抱菌素 等,防止假单胞菌性骨髓炎复发。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组织氧水平,有利于多形核白细胞 更好地发挥功能,可以作为辅助疗法。尽管如此,恶性外耳道炎预后不佳,死亡率在23~67%左右。

对进行性发展的外耳道炎,尤其是老年患者或经积极炕炎治疗无效者,应提高警惕,详询病史,送脓液培养,作学血糖,唐尿糖及有关血象和营养状况等方面的检查,外耳道峡部底壁出现肉芽组织有助于诊断,血沉增快亦可作无诊断参考,颞骨X线断层拍片或CT扫描可估计病变范围或有无死骨形成。应与恶性肿瘤鉴别。

受应控制糖尿病,给予强力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如妥布霉素和羧吩青霉素与庆大霉素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还可应用多粘菌素B等对绿脓杆菌敏感的药物,早期施行根治清创手术,除尽坏死组织,防止炎症扩展,可减少死亡率,还应注意治疗贫血及营养不良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坏死性外耳道炎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