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传导性耳聋

传导性耳聋

概述

外耳或中耳病变引起的听力障碍称为传导性耳聋。传导性耳聋又称传音性聋。外界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因耳部传音系统的病理因素而发生障碍。耳部传音系统有外耳道、鼓膜、听骨、蜗窗等。因此无论何种原因引起上述部位的损害均可导致耳聋。如外耳道先天性闭锁、耵聍、异物、炎症及肿瘤等。鼓膜的疾病,如鼓膜破裂、穿孔,中耳的畸形、炎症、外伤及肿物等。但比较多见的是中耳炎及外耳道阻塞性病变,因此积极防治中耳炎对预防耳聋有重要意义。治疗主要针对病因,如外耳或中耳畸形可行成型术,中耳炎所引起的可行鼓室成型术等。应根据不同的致聋原因作相应治疗。对先天性外耳道与中耳发育异常和各类中耳炎后遗症,在确定咽鼓管及耳蜗功能正常时,可做听力重建手术,如鼓膜修补术、鼓室成形术、镫骨切除术等。对不能或不愿手术者可建议佩戴助听器。

病因

耳道炎症(35%)

中耳炎是常见的导致传导性耳聋的耳疾,特别是在儿童中。病程可以是急性,常伴有疼痛、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对症治疗;也可以是慢性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其病因可以是急性中耳炎迁延不愈、咽鼓管阻塞、鼻部鼻咽部慢性病变等。慢性中耳炎可以分为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症状为耳部流脓、听力下降、耳痛甚至耳朵周围出现脓肿等。听力下降与鼓膜穿孔、听骨链破坏或迷路炎症有关。其中单纯型中耳炎病灶较为局限,仅有鼓膜穿孔或听骨病变,耳部停止流脓两个月以上即可行鼓膜修补、听骨链重建手术以重建鼓室和听力;而骨疡型、胆脂瘤型中耳炎均可破坏骨质,严重时可引发神经性聋、眩晕、面瘫、脑膜炎等颅内外并发症,一旦确诊须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并酌情进行鼓室成型术。

先天性因素(15%)

常见者有外耳道闭锁,鼓膜、听骨、蜗窗、外耳畸形、中耳畸形、外耳道狭窄、前庭窗和鼓室的发育异常。

其他因素(15%)

常见者如外耳道异物、耵聍栓、肿瘤阻塞、疤痕闭锁、鼓膜炎、鼓膜穿孔等。

检查

1、环境噪音对传导性聋患者的听力干扰轻微,这种患者在噪音较大的环境中接受语言的能力往往和正常者相仿。

2、传导性聋的听力损失一般不超过60分贝,因大于60分贝的声音可经颅骨直接传入内耳。

3、听觉减退,听力下降或耳聋。

诊断

1、中耳炎症如鼓膜充血、鼓室积液、鼓膜大小穿孔,急性期治疗不当,造成鼓室粘连,鼓膜内陷,纤维组织增生,听骨链与鼓室壁发生粘连,影响其活动功能。

2、纯音测听骨导在正常范围〈25dB,气导一般不超过60dB。

3、声导抗检查鼓室压图B、C型,镫骨肌反射正常或消失。

预防

传导性耳聋西医治疗

应根据不同的致聋原因作相应治疗。对先天性外耳道与中耳发育异常和各类中耳炎后遗症,在确定咽鼓管及耳蜗功能正常时,可做听力重建手术,如鼓膜修补术、鼓室成形术、镫骨切除术等。对不能或不愿手术者可建议佩戴助听器。

早期治疗

1、早期积极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是防治传导性聋的重要措施。

2、传音结构修建术(鼓室成形术)对提高传导性聋的听力有一定效果,如能早期施行鼓室探查和鼓室成形术,可保存和恢复听力。

3、对传导性聋较重者,可配戴助听器,或进行人工听觉植入手术,以提高听力。

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传导性耳聋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外、中耳畸形、各种压迫咽鼓管疾病、耳外伤均可通过不同的手术方法使听力恢复。

2、保守治疗:此种情况指的是各种炎症所致的传导性耳聋,主要以抗菌素为主,可以通过静脉点滴或局部滴药,使炎症消退,也可应用激素和抗组织胺药物,减少渗出,使听力尽快恢复。

传导性耳聋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