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各种原因导致体内或血管内大量体液过血液丢失,引起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所致的有效循环血量和心排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失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烧伤性休克等,治疗主要是迅速补充血容量,迅速查明病因并制止继续出血或失液,根据病情决定是否使用升压药。及时补充血容量,治疗其病因和制止其继续失血,失液是治疗此型休克的关键。
休克是机体由于受到各种严重致病因素(感染性、创伤性、低血容量性、心源性及过敏性等因素)刺激引起的神经—体液因子失调与急性微循环障碍,并直接(或)与间接导致以生命攸关器官广泛细胞受损为特征的综合征。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由于血容量的骤降,导致血压下降,心排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心动过速等,常见病因如下。
失血(55%)如身体受到外界物体的打击、碰撞或化学物质的侵蚀所致皮肤、肌肉、组织、内脏和骨骼的损伤引起的失血,外伤导致的肝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消化道大出血、动脉瘤破裂等引起的大出血。大面积烧伤,感染腹膜炎、严重创伤、炎症渗出等使血浆丢失也可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
脱水(30%)由于各种疾病引起的严重的呕吐、腹泻、胃肠造瘘管引流、肠梗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导致的大量失水,而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主要表现为CVP降低,回心血量减少,CO下降所造成的低血压。经神经内分泌机制引起的外周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和心率加快。以及由微循环障碍造成的各种组织器官功能不全和病变。
1.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肢端湿冷。
2.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严重者昏厥,甚至昏迷。
3.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发绀。
4.尿少,甚至无尿。
诊断依据
1.继发于体内外急性大量失血或体液丢失,或有液体(水)严重摄入不足史。
2.有口渴、兴奋、烦躁不安,进而出现神情淡漠,神志模糊甚至昏迷等。
3.表浅静脉萎陷,肤色苍白至紫绀,呼吸浅快。
4.脉搏细速,皮肤湿冷,体温下降。
5.收缩压低于12.0-10.6kPA(90-80mmHg),或高血压者血压下降20%以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尿量减少(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
6.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楔压测定有助于监测休克程度。
及时补充血容量,治疗其病因和制止其继续失血,失液是治疗此型休克的关键。
低血容量性休克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
1.迅速补充血容量。
2.升压药物。
3.病因治疗:即迅速查明原因,制止继续出血或失液。
用药原则
1.低血容量休克的治疗首要措施是迅速补充血容量,因而短期内快速输入生理盐水、右旋糖酐、全血或血浆、白蛋白以维持有效回圈血量。
2.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给予止血药物并迅速止血或防止继续失液。
3.补足血容量后血压仍低时可使用升压药物如多巴胺。
4.药物止血或纠正失液无效时应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尽快手术治疗。
5.补充电解质、维生素。
低血容量性休克中西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