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腺样体炎

腺样体炎

概述

腺样体炎(adenoiditis)是存在于鼻咽腔顶部的淋巴组织的炎症。又称咽扁桃体炎。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为咽淋巴环内环的组成部分。在正常生理情况下,6-7岁发育至最大,青春期后逐渐蒌缩,在成人则基本消失。若腺样体增生肥大,且引起相应症状,称腺样体肥大。腺样体炎多见于儿童,且常合并有慢性扁桃体炎。主要是由于鼻咽部的炎症及其毗邻部位的炎症或腺样体自身的炎症反复刺激使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常见的病因为急、慢性鼻咽炎的反复发作,儿童期的各种急性传染病等。鼻及鼻窦的炎症亦可循其粘膜累及腺样体;反之,腺样体肥大可使后鼻孔堵塞,又可加重鼻及鼻窦的炎症。此病好发于寒冷潮湿的地区,故寒冷潮湿可能为其诱因。

临床症状:腺样体所在部位与耳鼻喉相通,故其症状呈多样化,但仍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局部症状如耳部症状,引起分泌性中耳炎、传导性耳聋或耳鸣;鼻部症状如鼻塞、流鼻涕,并可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咽喉部症状有阵咳;全身症状可有厌食、呕吐、夜惊、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较重者可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防止并发症发生。局部用0.5%~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一般确诊后应尽早行腺样体切除术。

病因

致病原与扁桃体炎相似,以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其他有葡萄球菌及病毒等。此外,变态反应性素质也是致病原因之一。主要病理改变为淋巴滤泡增生、纤维结构增厚肿胀、嗜酸性细胞增多等,致使腺样体增生肥大。肥大的腺样体阻塞后鼻孔,影响鼻呼吸并使鼻分泌物积留。积留的分泌物和腺样体内的感染是导致鼻窦炎的重要因素。此外,肥大的腺样体本身或因其炎症而致的鼻咽部炎症反应可以阻塞咽鼓管鼻咽开口,造成咽鼓管功能不良,影响听力。

检查

腺样体自细年起逐渐增大,但到10岁以后开始萎缩,故急性腺样体炎是儿童期疾病。本病常和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同时发生,由于腺样体位置隐蔽,易被忽视。临床主要表现为:患儿常突起发热,体温高达40°C,鼻塞严重,用口呼吸,哺乳困难,如并发咽炎则有吞咽痛。炎症若延向两侧咽鼓管咽口,可有耳内闷胀、耳痛、听力减退等;感染严重者,可引起化脓性中耳炎。

诊断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使用小儿型纤维鼻咽镜检查可见腺样体充血肿大,表面覆有渗出物。鼻腔和口咽也有不同程度急性炎症现象,咽后壁有下流的分泌物粘附。

1、鼻咽癌:发病年龄较大,多有涕带血丝史,CT检查见咽后壁增厚。

腺样体肥大的软组织影,左右两侧多不对称,咽隐窝不对称性消失,咽旁间隙模糊、变窄甚至闭塞,可有颅底骨质破坏。

2、咽后壁脓肿:多有咽部异物刺伤史,局部增厚的软组织影较广泛,可见于鼻咽、口咽、喉咽部椎前方,密度不均,可见低密度的脓腔影,脓腔内可见气影,增强检查可见脓肿壁较均匀的明显强化。

3、咽囊囊肿:位于左右两侧头长肌间,圆形气样或液性低密度灶,边缘清楚。

对于有腺样体肥大的儿童,特别是伴有过敏性体质的儿童,在手术前一定要排除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支气管炎、鼻后滴漏综合征或过敏性鼻炎导致的鼻塞,积极进行治疗下呼吸道过敏性炎症治疗,大多数儿童随着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和腺样体非特异性炎症的消除,其鼻塞症状可大大缓解,打鼾、趴睡、睡觉躁动等症状消失。

预防

腺样体炎西医治疗

患儿应卧床休息,多进饮料。高热可予以退热剂。症状较重者可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防止并发症发生。局部用0.5%~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

腺样体炎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