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维生素D中毒

维生素D中毒

概述

维生素D中毒症是医源性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在防治佝偻病时错误诊断和过量使用维生素D制剂,如鱼肝油、维生素D2、和维丁胶性钙等。早期症状是食欲减退,甚至厌食、烦躁、哭闹,多有低热。也可有多汗、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逐渐出现烦渴、尿频、夜尿多,偶有脱水和酸中毒,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诉头痛,血压可升高或下降,心脏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电图ST段可升高,可有轻度贫血。严重病例可出现精神抑郁,肌张力低下,运动失调,甚至昏迷惊厥,肾功能衰竭。尿比重低而固定,尿蛋白阳性,也可有管型。长期慢性中毒可致骨骼、肾、血管、皮肤出现相应的钙化,影响体格和智力发育。孕早期维生素D中毒可致胎儿畸形。其诊断主要是根据有过量用维生素D病史,血钙增高,尿钙阳性,及骨X线改变等。重在预防,严格掌握维生素D的预防及治疗剂量,尽量避免大剂量突击治疗。

病因
生理因素(30%):

预防量过大,每日摄入维生素D过多,或大剂量维生素D数月内反复肌注。一般小儿每日服用500— 120μg(2万IU—5万IU)或每日50μg/kg或每日50μg/kg(200IU/kg),敏感小儿每日 100μg(400IU)连续1—3月即可中毒。

病理因素(30%):

误将其他骨骼代谢性疾病或内分泌疾病诊为佝偻病而长期大剂量摄入维生素D,维生素D中毒剂量的个体差异大,连续数周或数月即可发生中毒。

其他因素(25%):

短期内多次给以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

检查

早期症状是食欲减退,甚至厌食、烦躁、哭闹、精神不振,多有低热。也可有多汗、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逐渐出现烦渴、尿频、夜尿多,偶有脱水和酸中毒。可头痛,血压可升高或下降,心脏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电图ST段可升高,可有轻度贫血。严重病例可出现精神抑郁,肌张力低下,运动失调,甚至昏迷惊厥,肾功能衰竭等。尿比重低而固定,尿蛋白阳性,细胞增多,也可有管型。长期慢性中毒可致骨骼、肾、血管、皮肤出现相应的钙化,影响体格和智力发育,严重者可因肾功能衰竭而致死亡。

诊断

诊断:有维生素D过量的病史,因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且与早期佝偻病的症状有重叠,如烦燥不安,多汗水等,应仔细询问病史加以鉴别。早期血钙升高>3mmol/L(12mg/dl)尿钙强阳性(Sulkowitch反应)。

维生素D中毒的可靠X线征是:尺桡骨干皮南骨模糊并有骨膜反应;皮质骨松化或骨质疏松;尺桡骨干骺端梗化带或“疏密”琏;骨干皮质增厚致密,腕骨化骨核钙化环增厚硬化。

 

预防

维生素D中毒西医治疗

疑维生素D过量中毒即应停服维生素D,如血钙过高应限制钙的摄入,包括减少富含钙的食物摄入,加速钙的排泄,口服氢氧化铝或依地酸二钠减少肠钙的吸收,使钙从肠道排出,口服泼尼松抑制肠内钙结合蛋白的生成而降低肠钙的吸收;亦可试用降钙素,注意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维生素D中毒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