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主动脉口狭窄

主动脉口狭窄

概述

主动脉口狭窄(congenital aortic stenosis)可位于瓣膜部、瓣膜下或瓣膜上。如为主动脉瓣狭窄、半月瓣增厚,融合成隔膜状,中心有一小口,升主动脉往往扩张。如左心室流出道在主动脉口下5~10mm处有一纤维环或纤维带,则可形成瓣膜下狭窄。

瓣膜上狭窄则由于主动脉瓣远端的主动脉壁失去弹性而形成皱褶,使左心室排血受阻。在上述三种不同部位的狭窄中以主动脉瓣膜上狭窄最少见。此症的相对发病率在我国较低。主动脉口狭窄包括造成左心室排血梗阻的数种心脏血管畸形,其发病率在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中约占3~5%,多见于男性病人,男女之比约为3~4∶1。

病因
病因:

胚胎期第4周动脉共干被主动脉-肺动脉间隔分成通入左心室的主动脉和通入右心室的肺总动脉。继而在主动脉和肺总动脉根部内壁各自生长出三片半月瓣。如动脉共干分隔不均等,半月瓣及/或主动脉根部发育不正常,则出生后可呈现主动脉瓣膜部、瓣环或瓣上狭窄,先天性主动脉瓣膜部狭窄亦可伴有主动脉瓣下纤维隔膜狭窄,或主动脉瓣上狭窄,且常并有主动脉缩窄或二尖瓣和左心室发育不良。因此近年来认为至少一部分主动脉瓣口狭窄病例的发病原因与胎儿期左、右心室排血量严重失平衡有关。在正常情况下,从下腔静脉回流入右心房的血液经卵圆孔进入左心房,再经左心室排出。从上腔静脉回流入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排送入肺动脉后,大部分经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仅小部分进入肺循环。如胎儿期卵圆孔小,血流阻力高,则从下腔静脉回流入右心房的血液,大量进入右心室,致使左心室排血量显著减少,影响二尖瓣、左心室、主动脉和升主动脉的正常生长发育。

检查

本病多见于男性。症状轻重决定于狭窄程度。如狭窄超过主动脉口正常面积的25%以上,即主动脉口在小儿减小至0.6cm2时可出现症状,如发育障碍、易疲劳、呼吸困难、昏厥、心前区疼痛、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一般则无症状,无青预后:本病手术死亡率较低,一般在2%左右,手术效果较令人满意,术后症状改善或完全消失,可恢复正常生活。同时要注意防止一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诊断
本症因有明显的杂音及左心室肥大,需与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鉴别。鉴别主要依赖右心导管检查。
预防

主动脉口狭窄西医治疗

一旦确诊为本病后须限制体力活动以减轻左心负担。若有昏厥、心前区痛或心力衰竭等严重症状,应及时作进一步检查:心电图显示左室肥厚伴劳损;左室与主动脉之压力阶差>10.7kPa(80mmHg);主动脉瓣口面积<0.5cm2/m2体表面积。凡符合以上各项条件之一者,须予以手术治疗。在体外循环下可将狭窄解除,手术死亡率低于10%,术后易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术后仍需限制体力活动,直到心电图恢复正常以及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为止。应用经皮球囊导管扩张狭窄的主动脉瓣,疗效不如肺动脉瓣狭窄,且伴随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仍可导致左心衰竭。部分严重狭窄的病例不得不置换人工瓣膜。

主动脉口狭窄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