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气压伤

气压伤

概述

气压伤的情况包括耳咽管暂时阻塞,和因为气压突然变化所产生的耳膜肿胀。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乘飞机旅行的途中。鼓室内负压可引起粘膜下组织的血管扩张而致血清漏出,甚至出血,形成中耳积液或积血,鼓膜本身随着中耳负压的加重,可出现内陷、充血、粘膜层与纤维层剥离,甚至穿孔导致气压伤。

病因

正常空军升空飞行越高,大气压力越低,而鼓室内压力相对变高。当鼓室内外压力差达2kPa时(相当152米高空),鼓室内气体便会自咽鼓管逸出,借以保持鼓室内外压力平衡。如继续凌空飞高,每当压力差达到1.5kPa,咽鼓管就可自动启开一次进行调节。因此升空爬高,不易发生鼓室创伤。反之,从高空下降,外界气压增高而鼓空内压力逐渐变小,外界气体很难冲开咽鼓管而进入鼓室。据Armstrong(1937年)测试,从高空下降,鼓空内外压力差达12kPa时,咽鼓管也不能自动开放。1947年McGibbon研究,从高空骤降和从低空骤降所引起的鼓室压差完全不同,如在高空9144米下降到6096米,下降3048米,压力差为16.4kPa,而在低空由3657.6米降到609.6米,同样是下降3048米,鼓室压力差却为29.7kPa,二者相关几乎达一倍。可见,低空俯冲飞行比高空俯冲压力差大,因此鼓室创伤发生率也比较多,常发生在1000~4000米高空。潜水员下水,每下降10米深就增加一个大气压,如不吸入压缩空气,同样也会引起鼓室创伤。一旦鼓室形成负压,鼓膜便发生内陷,粘膜血管也扩张水肿,甚至可发生出血。

检查

症状发生在飞机下降过程中或下降后发生。主要为额部疼痛或面颊及磨牙麻木,间或有鼻衄,偶有发生休克者。鼻内分泌物呈粘液性,常带血丝。鼻腔检查常为原有病变所掩盖,或未发现异常,中鼻道内可见血性分泌物。X线照片窦内粘膜增厚,窦腔混浊,常有液平面,有粘膜下血肿时则可见半圆形影。轻者数小时或数日可逐渐恢复,重者常迁延数周方可治愈。合并化脓性感染者症状加重,时间亦久,并伴发热。

主要为前额或颊部不同程度胀痛,伴上列牙根疼痛,偶有鼻出血、眼痛、流泪及视力模糊等。鼻镜检查可见粘膜充血和浆液血性分泌物,窦口附近粘膜肿胀或息肉等。X线鼻窦拍片显示鼻窦粘膜增厚或有液平面,有血肿者可见半圆形阴影。

诊断

X线鼻窦拍片显示鼻窦粘膜增厚或有液平面,有血肿者可见半圆形阴影。

鼓室内负压可引起粘膜下组织的血管扩张而致血清漏出,甚至出血,形成中耳积液或积血,鼓膜本身随着中耳负压的加重,可出现内陷、充血、粘膜层与纤维层剥离,甚至穿孔。因此,表现突感耳闷、耳鸣、头痛、头晕等症状。轻者仅感耳闷,数小时后即愈。重者可耳痛、耳鸣及吸力减退明显,日后亦可恢复。如因鼓室积液、积血不易吸收,可持续数日不愈,个别严重者全鼓膜皆可充血,偶可见鼓膜穿孔。反复多次损伤后,鼓膜常内陷,混浊增厚,活动度差,呈传音性聋。

气压伤的鉴别诊断:

鼻窦气压伤:鼻窦气压伤飞行或潜水时,外界气压急剧变化,鼻窦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不能取得平衡,以致鼻窦粘膜充血肿胀,甚至粘膜或粘膜下出血、水肿等一系列变化的疾病称为鼻窦气压伤。好发于额窦和上颌窦。

中耳气压伤应重预防。教会每一乘员怎样做吞咽及捏鼻鼓气方法,对飞行人员主要做咽鼓管肌开放训练,包括吞咽、提喉、软腭运动和下颌运动等方法。感冒时在乘机前宜于鼻内滴用1麻黄素液,使鼻腔通畅,咽鼓管不致闭塞,必要时暂时停飞。驾驶人员下降中有耳痛者可飞回原高度,再低速下降并连续作咽鼓管开放动作,以免引起中耳损伤。

预防

气压伤西医治疗

症状轻微,鼓膜轻度充血者,休息数小时或1~2日多可自愈。鼓膜充血明显,鼓室内有积液者,可行咽鼓管吹张,使积液逸出,同时行超短波治疗,促进积 液吸收。若经治疗症状不减,积液或积血不吸收,可行鼓膜穿刺或鼓膜切开术,术后进行咽鼓管导管吹张 ,使积液或积血排出,避免积液化气机化形成粘连经久不愈。

对反复发作气压性损伤的伤员进行仔细检查,去除病因,以免转成慢性不易治疗。凡鼻腔及鼻咽部疾病皆应先行诊治。鼻甲肥大者可行下甲部分截除术。扁桃体肥大者可摘除扁桃体。下颌关节疾病或合不良应予矫正。

在治疗鼻腔及鼻咽等疾病后,咽鼓管仍不通畅时,可能为咽鼓管周围淋巴组织增生,可行放射治疗。

气压伤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