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痣:外观类似交界痣,多见于青少年,有时可有毛发长出。混合痣的病理变化有交界痣和皮内痣两者的特点,痣细胞群见于真皮内或表皮内,其较低部位的痣细胞可呈梭性,埋于胶原组织中,不含或很少含有黑素。真皮内很少或无炎症。
皮损大多略高出皮面,有些呈乳头瘤状,颜色黄褐到褐色,表面可有或无毛发。痣本身对健康影响不大,可不予处理,多因美容需要或有恶变时才考虑治疗。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化学药物腐蚀疗法,激光治疗和液氮冷冻、电离子、微波及电烙治疗。
可因多种原因造成,暂无定论。一般认为混合痣的发生于遗传因素和紫外线为主的环境因素有关。
病理:由痣细胞构成,其特点为痣细胞排列成巢。典型痣细胞呈卵圆形或立方形,有明显的均质性胞浆,核大,圆形或卵圆形,苍白淡染,呈泡状。由于痣细胞的生活周期通常要经历发展、成熟和衰老等不同阶段,并随年龄增长逐渐由表皮移入真皮,因此痣细胞在皮肤的不同部位形态有所差异。真皮上部的痣细胞呈上皮样,常含黑素,真皮中部的痣细胞类似于淋巴样细胞,而真皮下部的痣细胞则类似于成纤维细胞或雪旺细胞,真皮中、下部的痣细胞很少含黑素。痣细胞巢见于表皮内和真皮内。真皮上部痣细胞呈立方形,胞浆丰富,含多少不等的黑素颗粒。真皮中部的痣细胞较小,胞浆较少,黑素较少,通常呈巢状,境界清楚。
多见于中青年人,表现为轻度隆起皮面,褐色至黑色的半球形丘疹或者斑丘疹,境界清楚,常有毛发生长,混合痣存在交界活力,有发生恶变的可能。
诊断
一般通过临床即可诊断,疑有恶变者行病理学检查。
鉴别诊断
与具有色素性皮损的疾病相鉴别,如老年性黑斑:发生于中年和老年人的身体外露部位,如面颊、颈、手背和前臂等部,多发散在棕褐色,呈面积大小不等的小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平滑或稍高出皮面的斑块。组织学检查,可见正常的黑素细胞增多,不发生恶变。
混合痣西医治疗
一般不需治疗。先天性混合痣有发生黑素瘤的可能,以手术切除为好;发生在掌跖、腰周、腋窝、腹股沟等易摩擦部位的应考虑手术切除。痣若出现以下恶变体征亦应手术切除:①体积突然增大;②颜色变黑;③表面出现糜烂、溃疡、出血或肿胀;④自觉疼痛或瘙痒;⑤周围出现卫星病灶等。另外长在面部的混合痣有碍美容,患者要求治疗时,可以手术切除。
面积小、位置浅、诊断明确的病变,可以采用非手术疗法,如冷冻、电灼、电解、激光机化学药物等。目前的观点尽量手术切除。
混合痣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