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概述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按发病机制分为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原发性腹膜炎(又称为自发性腹膜炎),腹腔内无原发性病灶,原发性腹膜炎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继发性腹膜炎是最常见的腹膜炎,腹腔内空腔脏器穿孔、外伤引起的腹壁或内脏破裂,是急性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最常见的原因。

病因

1.原发性腹膜炎

细菌进入腹腔的途径一般为:血行播散、逆行性感染、直接扩散、透壁性感染。原发性腹膜炎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

2.继发性腹膜炎

由腹内脏器穿孔、炎症、损伤、破裂或手术污染引起的。其主要的原因是急性阑尾炎,其次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肠坏死、胆囊穿孔、胰腺炎也可以引起继发性腹膜炎。病原菌以大肠杆菌最多见,其次为厌氧类杆菌、肠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等。

检查

(一)症状

1.腹痛

腹痛是最主要的症状,其程度随炎症的程度而异,但一般都很剧烈,不能忍受,且呈持续性。深呼吸、咳嗽、转动身体时都可加剧疼痛,故病人不变动体位。疼痛多自原发灶开始,炎症扩散后蔓延及全腹,但仍以原发病变部位较为显著。

2.恶心、呕吐

此为早期出现的常见症状。开始时因腹膜受刺激引起反射性的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后期由于严重腹膜炎引起麻痹性肠梗阻时,呕吐物转为黄绿色内含胆汁液。由于呕吐频繁,可呈现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3.发热

开始时体温可以正常,之后逐渐升高。老年衰弱的病人,体温不一定随病情加重而升高。脉搏通常随体温的升高而加快。如果脉搏增快而体温反而下降,多为病情恶化的征象,必须及早采取有效措施。

4.感染中毒症状

当腹膜炎进入严重阶段时,常出现高热、大汗、口干、脉快、呼吸浅促等全身中毒表现。后期由于大量毒素吸收,病人则表现为表情淡漠、面容憔悴、眼窝凹陷、口唇发绀、肢体冰冷、舌黄干裂、皮肤干燥、呼吸急促、脉搏细弱、体温剧升或下降、血压下降、休克、酸中毒。若病情继续恶化,终因肝肾功能衰弱及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二)体征

1.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并伴有明显腹胀。腹胀加重常是判断病情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2.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是腹膜炎的重要体征,始终存在,可伴随病情而加重。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的腹膜炎刺激征通常是遍及全腹而以原发病灶部位最为显著。腹肌紧张程度则随病因和病人全身状况的不同而有轻重不一。

3.腹部叩诊可因胃肠胀气而呈鼓音。胃肠道穿孔时,叩诊时常发心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腹腔内积液过多时,可以叩出移动性浊音。

4.听诊常发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5.直肠指诊时,如直肠前窝饱满及触痛,则表示有盆腔感染存在。

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和各项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1.急性肠梗阻:多数急性肠梗阻具有明显的阵发性腹部绞痛、肠鸣音亢进、腹胀,而无肯定压痛及腹肌紧张,易与腹膜炎鉴别。但如梗阻不解除,肠壁水肿淤血,肠蠕动由亢进转为麻痹,临床可出现鸣音减弱或消失,易与腹膜炎引起肠麻痹混淆。除细致分析症状及体征,并通过腹部X线摄片和密切观察等予以区分外,必要时需作剖腹探查,才能明确。

2.急性胰腺炎:水肿性或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均有轻重不等的腹膜刺激症状与体征,急性胰腺炎早期没有腹膜炎,严重者会继发腹膜炎。在鉴别时,血清或尿淀粉酶升高有重要意义,从腹腔穿刺液中测定淀粉酶值有时能肯定诊断。

预防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上是积极消除原发病因,改善全身状况,促进腹腔炎症局限、吸收或通过引流使炎症消除。

(一)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炎症比较局限或症状较轻、全身状况良好者,具体措施包括半卧位、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输液、输血、应用抗生素、镇静、持续低流量吸氧等。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

(1)腹腔内原发病灶严重者,如腹腔内脏器损伤破裂、绞窄性肠梗阻、炎症引起肠坏死、肠穿孔、胆囊坏疽穿孔、术后之胃肠温和口瘘所致腹膜炎。

(2)弥漫性腹膜炎较重而无局限趋势者。

(3)病人一般情况差,腹腔积液多,肠麻痹重,或中毒症状明显,尤其是有休克者。

(4)经非手术治疗6~8小时(一般不超过12小时),如腹膜炎症与体征均不见缓解,或反而加重者。

(5)原发病必须手术解决的,如阑尾炎穿孔、胃十二指肠穿孔等。

2.治疗方法

具体措施包括处理原发病因、清理腹腔、充分引流。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