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E缺乏病(vitamine E deficiency)是由于维生素E缺乏而引起人体相关症状的一种疾病,维生素E作用:维生素E在人体内作用最为广泛,比任何一种营养素都大,故有“护卫使”之称,在身体内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即降低细胞老化。保持红细胞的完整性,促进细胞合成,抗污染,抗不孕的功效,在人体营养中占重要地位,早产婴缺乏维生素E可发生溶血性贫血。
维生素E在体内的储藏量与婴儿出生时的体重和胎龄有关,体重越低,胎龄越小,储藏量越少,因为新生儿体内的维生素E大多是在孕末2个月从母体获得,因此,未成熟儿出生时体内的维生素E储存量低于正常足月儿。
吸收不良 (20%):摄入的维生素E,在小肠吸收,需要胆汁和胰液的帮助,当消化不良,脂肪泻,慢性肝脏疾病,胰腺囊性纤维变和胆道梗阻时,以及早产儿的胆盐合成少,胰酶活力不足等,均能影响肠道对维生素E的吸收。
需要量增加 (20%):膳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增加时,维生素E的需要量也增加,因为维生素E可以防止PUFA的过氧化;如果饮食中维生素E和PUFA的比例不当(比值应为0.4~0.5),会引起维生素E的缺乏。
1.贫血:尤其是人工喂养的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在生后1~2个月可出现溶血性贫血,网织细胞增高,异形红细胞增多,以及血小板计数升高,形态异常,聚集性增高。
2.新生儿全身水肿:开始以下肢,会阴,阴囊,阴茎为主,以后眼睑水肿逐渐全身出现水肿。
3.神经系统症状:轻度的小脑共济失调,色素性视网膜病,眼肌麻痹,眼球震颤和肌肉无力,反射减弱等。
4.躁动不安,水肿,性能力低下,头发分叉,色斑,还会形成疤痕,会使牙齿发黄;引起男性性功能低下,前列腺肥大,不育症等等。
患慢性胆汁淤积性肝胆管病或囊性纤维化的儿童表现为维生素E缺乏综合征。它的体征是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伴深部腱反射消失,躯干和四肢共济失调,振动和位置感觉消失,眼肌麻痹,肌肉衰弱,上睑下垂和构音障碍。有吸收障碍的成人,由于维生素E缺乏所引起的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极为罕见。毫无疑问,成人的脂肪组织内有大量的维生素E贮备。维生素E缺乏的临床特征。
维生素E缺乏病西医治疗
(一)治疗
补充维生素E
(1)正常需要量:每天维生素E生理需要量儿童为3~8mg,少年与成年人为10mg,孕妇、乳母与老人为12mg。对婴儿来说,每天推荐的维生素E适宜摄入量以母乳的提供量为基础,大约2mg/d。膳食维生素E参考摄入量,中国营养学会在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制订了各年龄组维生素E的适宜摄入量(A1),成年男女α-生育酚为14mg/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α-生育酚为800mg/d。维生素E在小肠吸收。维生素E补充剂在餐后服用,有助于吸收。
(2)非母乳喂养儿:对非母乳喂养儿,投服维生素E 0.5~1.5mg/d,以预防缺乏。
(3)早产儿:体重低于1500g的早产儿和脂肪吸收不良的病儿,最好用水溶性维生素E 5mg/d,以预防缺乏。
(4)维生素E吸收和转运缺陷:对维生素E吸收和转运缺陷的患儿给予更大的剂量,每天30mg/kg 口服,对治疗无β脂蛋白血症早期神经病或克服吸收和转运缺陷是需要的,这些治疗能缓解症状并能防止神经病的后遗症。
1.未成熟儿于出生后10天,应开始补给维生素E 10mg/d,持续3个月,作为预防性治疗。
2.有维生素E缺乏的症状者,应给口服维生素E 10~30mg/d,或肌内注射,隔天1次,连续2~3次。如有胰腺囊性纤维化和慢性脂肪吸收不良者,维生素E的剂量应增至100mg/d。
3.给富含维生素E的膳食,同时应注意维生素E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
4.每天膳食中维生素E的推荐供给量。
(二)预后
诊断准确、治疗及时,预后好。
维生素E缺乏病中医治疗
维生素E缺乏病中医治疗: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