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弱阳提示蛋白尿,但不严重,需要明确病因。正常人尿中含有微量蛋白,正常尿液中蛋白量≤4mg/(m2·h)。正常24小时尿蛋白≤0.15g/1.73m²。
出生至2岁尿蛋白/尿肌酐≤0.06g/毫米ol,2岁以上≤0.02g/毫米ol。尿液中蛋白含量超过以上标准值,则认为是蛋白尿。
蛋白尿的发生源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平衡状态被打破,即肾小球对血浆蛋白的滤过增多和(或)肾小管的再吸收减少。
当肾脏疾病时,肾小球滤过的蛋白增多,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或肾小管受损伤,重吸收能力降低时,均可导致蛋白尿产生。
蛋白尿又通过激活肾小管上皮细胞溶酶体活性、激活炎症反应、导致增生/凋亡失衡等,进一步导致肾小管间质损伤,肾脏疾病持续进展。
蛋白尿根据其发生机制及原发病部位,可分为以下5类:①肾小球性蛋白尿;②肾小管性蛋白尿;③溢出性蛋白尿;④分泌性及组织性蛋白尿;
⑤孤立性蛋白尿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