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毒与灭菌的定义1.消毒(disinfection):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胞的方法.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作消毒剂(disinfectant).2.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使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在内)全部杀死的方法.3.防腐(antisepsis):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用于防腐的化学药物称为防腐剂(antiseptics).4.无菌(asepsis):不含活菌的意思、是灭菌的结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aseptictechnique).(2)物理学消毒和灭菌方法利用物理因子杀灭或清除微生物的方法、称为物理学灭菌法或消毒法.1.热力灭菌:热力灭菌是利用高温来杀灭微生物.(1)干热灭菌法:包括焚烧、烧灼、干烤(加温160~180℃保持2h)和红外线灭菌等方法.(2)湿热灭菌法: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果比干热为好、其原因是①温热灭菌时菌体蛋白质易变性、②湿热穿透力大、③湿热蒸汽有潜热存在.常用的湿热灭菌法有:1)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常用此法消毒牛奶、酒类等.加温61.1~62.8℃经30min或71.7℃经15~30秒.2)煮沸消毒法:煮沸100℃经5min可杀死一切细菌的繁殖体.一般消毒以煮沸10min为宜.用于一般外科器械、胶管和注射器、饮水和食具的消毒.3)流通蒸汽灭菌法4)间歇灭菌法:本法是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灭菌、以达到灭菌的目的.只适用于不耐热(100℃以内)的营养物质如某些培养基的灭菌.5)高压蒸汽灭菌法:通常在1.05kg/cm2(15磅/寸2)的压力下、温度达121.3℃、维持15~30min、可杀死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凡是耐高热和不怕潮湿的物品、均可用此法灭菌.(2)光线与射线1.日光和紫外线:杀菌范围为240~280nm、最适宜的波长为260nm.紫外线的主要杀菌机制是损坏DNA构型、干扰了DNA的复制、导致细菌死亡或变异.亚致死量的紫外线可以剌激细菌的繁殖或诱导细菌突变.紫外线穿透力不强、不能穿过普通玻璃、尘阿只能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的消毒.2.电离射线:常用于杀菌的电离射线有γ射线和高能量的电子束(阴极射线).γ射线灭菌或消毒不升高温度且穿透力强、故特别适于忌热物品的灭菌或消毒.支原体是已知的可以自由生活的最小生物、也是最小的原核细胞.它是一种比病毒大、比细菌小的原核微生物、它们的突出特点是没有细胞壁.因而细胞柔软、形态多变、具有高度多形性.在电镜下观察支原体细胞、可见具有细胞膜、细胞内有核糖体、RNA和环状DNA.支原体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昆虫、脊椎动物及人体内、是动植物和人类的病原菌之一. 支原体是一种不同与细菌和真菌的另一类微小病原体、支原体属有80余种、与人类有关的支原体有肺炎支原体(MP)、人型支原体(MH)、解脲支原体(UU)和生殖支原体(MG)、前者引起肺炎、后3者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 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后、引起的疾病男性为非淋菌性尿道炎、女性主要为非淋菌泌尿生殖道炎.男性表现为尿道刺痒、烧灼感和排尿困难、少数有尿频.尿道口轻度红肿、分泌物稀薄、部分病人无症状.女性表现为白带增多、尿道灼热或引起盆腔炎、输卵管炎等而引起不孕、流产和宫外孕.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人体后、首先侵入柱状上皮细胞并在细胞内生长繁殖、然后进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内增殖.由于支原体、衣原体在细胞内繁殖、导致感染细胞死亡、同时尚能逃避宿主免疫防御功能、得到间歇性保护.支原体、衣原体的致病机理是抑制被感染细胞代谢、溶解破坏细胞并导致溶解酶释放、代谢产物的细胞毒作用、引起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 当人体感染支原体、衣原体后、产生特异性的免疫、但是这种免疫力较弱、持续时间短暂、因此、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容易造成持续、反复感染、以及隐性感染.细胞免疫方面、大部分活动性已治愈的衣原体患者、给予相应的抗原皮内注射时、常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这种变态反应可用淋巴细胞进行被动转移.此种免疫性很可能是T细胞所介导.体液免疫方面、在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后、在血清和局部分泌物中出现中和抗体.中和抗体可以阻止衣原体对宿主细胞的吸附、也能通过调理作用增强吞噬细胞的摄入. 支原体、衣原体在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侵犯部位是子宫颈、由此而上蔓延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也可引起急性尿道炎和前庭大腺炎.孕妇如有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分娩时胎儿经过产道可引起新生儿眼炎和肺炎. 妇女感染支原体、衣原体后、不一定会出现症状、即使有症状、也因感染部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子宫颈感染后可出现宫颈糜烂、宫颈黏膜水肿、白带增多(呈脓性)、接触性出血等、输卵管感染可引起下腹痛、腰痛和不育.一般来说、这些症状均无特异性. 支原体、衣原体可通过性接触、还可通过手、眼、毛巾、衣物、浴器、便具和游泳池等传播.与多人发生性关系、男方有尿道炎、卫生习惯差等都容易感染.因此、预防感染的关键是洁身自爱、搞好个人卫生保疆(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