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小孩在吃饭中或吃饭后解大便并不是消化不良,也不是什么直肠子,而是一种胃-结肠反射运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人体大肠有一种进行很快且前进很远的蠕动功能,称为集团运动。
这种运动通常起自横结肠,它将一部分大肠内容物向下推送至降结肠、乙状结肠或直肠。这种运动每天只发生3-4次,常在进食后发生,多见于早饭后。
这是由于进餐后食物充胀胃壁而引起的反射,故称为胃-结肠反射 人体直肠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空虚状态,当集团蠕动将粪便挤入直肠时,粪便对直肠壁便产生了机械刺激作用,这种刺激变成冲动沿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传至脊髓腰骶部的初级排便中枢,然后再上传大脑皮层的高级排便反交射中枢。
当大脑皮层发出的排便冲动沿盆神经下传后,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便发生收缩,肛门括约肌则舒张,同时通过阴部神经的作用又使肛门外括约肌舒张,这样在腹肌、膈肌及腹内压的配合下,排便动作就得以完成 成人大脑皮层对排便反射有随意控制的作用,意识可加强或抑制排便。
小儿由于皮层发育不完善故不能随意控制,另外小儿的肠蠕动较强,胃-结肠反射敏感,所以小孩常在刚一进食或进食后就出现便意,且小孩的大便次数也多于成人。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