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威问答 > 膀胱癌晚期症状是什么
患者提问

膀胱癌晚期症状是什么

前化验检查结果:。住院治了一个月效果不佳吃饭更差
提问时间:2020-01-30
医生回复
  • 赵宇
    赵宇 副主任医师
    三甲齐齐哈尔中医院 中医科

    如果肿瘤体积较大,或肿瘤发生在膀胱颈部,或血块形成后阻塞尿道,可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等;癌转移或侵犯直肠时,可出现大便急,频,香等症状;

    转移到肝,肺,骨时出现相应症状;癌肿生长于一侧输尿管口,引起输尿管浸润,可造成一侧输尿管扩张,肾积水;病至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等恶病质症状.。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多数为移行上皮细胞癌.在国外,膀胱肿瘤的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器肿瘤中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

    在国内则占首位.上海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住院病人中,膀胱肿瘤占9.5%,年龄在16~89岁,50岁以上病人占70%,发病年龄高峰为70岁,男性病人占膀胱肿瘤发病的85%.膀胱癌在非治疗情况下的自然生存期大致为16~20个月,经治疗者的生存期不等,长的可达几十年.膀胱癌病因膀胱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比较公认的有:①长期接触芳香族类物质的工种,如染料,皮革,橡胶,油漆工等,可有膀胱肿瘤的高发生率.②吸烟也是一种增加膀胱肿瘤发生率的原因.近年研究显示,吸烟者在尿中致癌物质色氨酸的代谢增加50%,当吸烟停止,色氨酸水平回复到正常.③体内色氨酸代谢的异常.色氨酸的异常代谢可产生一些代谢产物,如3-羟-2-氨基苯乙酮(3-hydroxy-2-amino-acetophenone),3-羟基-邻-氨基苯甲酸(3-hy-droxy-anthrenilicacid),能直接影响到细胞的RNA和DNA的合成.这些代谢产物经过肝脏作用排泄入膀胱,由β-葡萄糖醛酸甙酶作用后,具有致癌作用.④膀胱粘膜局部长期遭受刺激.膀胱壁长期慢性的局部刺激,如长期慢性感染,膀胱结石的长期刺激以及尿路梗阻,均可能是诱发癌肿的因素.而腺性膀胱炎,粘膜白斑被认为是癌前期蹭,可诱致癌变.⑤药物.如大量服用非那西汀(phenacetine)类药物,已证实可致膀胱癌.⑥寄生虫豺胱癌病理膀胱肿瘤可分为两大类,即来源于上皮组织和非上皮组织的肿瘤.1.从上皮组织发生的肿瘤,主要包括移行上皮性肿瘤,腺癌及鳞状上皮癌,98%的膀胱肿瘤来自上皮组织,其中移行上皮性肿瘤占95%.(1)移行上皮性肿瘤:主要包括原位癌,乳头状瘤,乳头状癌及实体性癌.后两者可在一个肿瘤同时出现,称为乳头状实体性癌.这种分类便于临床应用,但从肿瘤生物行为来说,它们是一个病的不同阶段的连续发展还是在开始时就独自出现,是很有争论的问题.a.原位癌,是一个特殊的移行上皮性肿瘤,开始时局限于移行上皮内,形成稍突起的绒毛状红色片块,不侵犯基底膜,但细胞分化不良,细胞间的粘附性丧失,故细胞容易脱落而易于从尿中检查.原位癌的自然过程难以预测,有些长期无症状,不出现浸润,有些发展很快,以原位癌发展为浸润癌一般需时间1年~5年,有长达20年的,因此有人认为原位癌存在两种形式,一种代表有浸润能力的实体性癌的前身,另一种却无浸润的能力,称为矛盾性癌,是比较良性的.b.乳头状瘤,是一良性肿瘤组织学上可见肿瘤源起于正常膀胱粘膜,像水草样突入膀胱内,具有细长的蒂,其中可见清楚的纤维组织及血管的中心束.乳头状瘤有复发的特点,5年内复发率为60%,其中48.6%复发两次以上.术后有必要定期膀胱镜随诊.c.乳头状癌,在移行上皮性肿瘤中最常见.病理特点是,各乳头粗短融合,瘤表面不光洁,坏死或有钙盐沉着,瘤基底宽或蒂粗短.有时乳头状癌或长如小拳,但仍保留一蒂,对其他部位无浸润.此形虽不多见,但应注意,以免作不必要的全膀胱切除术.d.实体性癌,在移行上皮性肿瘤中最为恶性,表面不平,无明显乳头形成,肿瘤表面有溃物,溃物边缘高起,表面呈结节状,早期向深处浸润,故又称为浸润性癌.各种移行上皮性膀胱的出现可能和移行上皮不同情况有关,在单纯上皮增生而无上皮发育异常的情况下要以发展为表浅的乳头状瘤;

    当增生和发育异常同时存在时可以发展为恶性程度高的乳头状癌;若单纯发育不良而无增生则可发展为扁平的原位癌.移行上皮性膀胱肿瘤复发问题有时甚难分辨是复发还是新生的肿瘤.所谓的复发,可能有三种原因:①膀胱上皮继续遭受尿内致癌物质的影响,反映膀胱上皮的不稳定性及已潜在广泛的上皮改变;

    ②复发常出现于膀胱切口或膀胱顶部,说明是由于游离的瘤细胞种植;③原肿瘤未切除干净或遗留未被肉眼发现的肿瘤.(2)腺癌:又称腺样癌,粘液腺癌或印戒细胞癌,属较少见的膀胱肿瘤.腺癌多见于膀胱三角,侧壁及顶部.膀胱三角的腺癌常起源于腺性膀胱炎或囊性膀胱炎.而腺性和囊性膀胱炎与泄殖腔发育有关,因为在胚胎期,泄殖腔分隔为泌尿生殖窦及直肠,若肠粘膜在分隔时被遗留在泌尿生殖窦一侧,将来则可能出现腺性上皮并可能发生腺性或囊性膀胱炎.慢性刺激亦能引起移行上皮的腺性化生.位于膀胱顶部的腺癌多起源于脐尿管残余,位置隐蔽,出现症状时往往已到晚期.膀胱也可以出现转移性腺癌,可来自直肠,胃,子宫内膜,卵巢,乳腺或前列腺等原发腺癌,当然很罕见,有报告5000例尸检中占0.26%.(3)膀胱鳞状细胞癌:亦不多见,国内近年12篇膀胱肿瘤报告中占0.58%~5.55%.膀胱的移行上皮在各种刺激下能化生为鳞状上皮.有报告指出局灶性鳞状上皮化生可达60%,但主要仍属移行细胞癌,只有在肿瘤各部出现一致的病理改变时,才能诊断为鳞状细胞癌.国内有不少膀胱结石伴发膀胱癌的报道.一般说来,膀肮鳞状细胞癌比移行性上皮癌恶性度高,发展快,浸润深,预后不良.2.非上皮性膀胱肿瘤:为来自间叶组织的肿瘤,占全部膀胱肿瘤20%以下.计有血管瘤,淋巴管瘤,恶性淋巴瘤,平滑肌瘤或肉瘤,肌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嗜铬细胞瘤,恶性黑色素瘤,息肉,类癌,浆细胞瘤,纤维瘤,纤维肉瘤,粘液性脂肪肉瘤,癌肉瘤,组织细胞瘤,神经鞘瘤,软骨瘤,恶性畸胎瘤及皮样囊肿等.其中恶性淋巴瘤可能是全身性疾病;

    血管瘤可能与毗邻器官的血管瘤同时发生并有相连,使手术困难.横纹肌肉瘤起源于膀胱三角区或膀胱粘膜下组织,一方面向粘膜下层扩展,另一方面,肿瘤推顶着膀胱粘膜向膀胱内生长,形成小分叶状肿物,状如葡萄串,故又称为葡萄状肉瘤,但少数也可形成实块性肿瘤.显微镜下可见横纹肌样纤维及幼稚的胚样间叶细胞.膀胱肿瘤的恶性度以级(grade)表示,最早使用的是Brqder4级法,准确使用比较困难,Ⅱ级及Ⅲ级就很难分别.近年多采用三级法:一级肿瘤的分化好,移行上皮层多于7层,其结构及核的异形与正常稍有差异,偶见核分裂.二级除上皮增厚外,细胞极性消失中等度核异形性出现,核分裂常见.三级为不分化形,与正常上皮毫无相似之处,核分裂多见,此级相当于roder法的三级二级.有人倾向于把乳头状瘤与Ⅰ级乳头状癌并列,而有人则将乳头状瘤严格分出,我们主张后者,因为一部分乳头状瘤经治疗后可终生无复发,或有复发而始终仍为乳头状瘤.一般说来,级与浸润性成正比,一级膀胱癌发展浸润的可能性为10%,二级为50%,三级为80%.生活护理:在日常膳食方面,大量摄入水果,蔬菜的人,膀胱癌发生率下降,尤其摄入十字花科蔬菜如卷心莱,菜花,萝卜,白菜,油莱,荠菜以及猕猴桃,无花果,香蕉,大枣等鲜果者.膀胱癌与脂肪的摄入呈正相关,而与维生素A和类胡萝卜素呈负相关.膀胱癌在中医学中属溺血,血淋等范畴.其发病多因心火移热于小肠,或湿热下注膀胱,或肾虚气化不利,瘀积成毒等所致.掌握一些适宜的饮食疗法,对膀胱癌的防治及膀胱癌晚期的饮食护理大有裨益,以下介绍几款供参考.1,苡仁30g,赤小豆30g,煮成稀粥食用,常服,抗癌防癌.2,银耳20g,水炖服,每日1次,抗癌防癌.3,鲜马齿苋120g,兔肉250g(切块,加水煮熟,盐调味,饮汤食肉,常服,抗癌防癌.4,粳米lOOg煮粥.调入菱粉30-50g.红糖适量,常食抗癌.5,丝瓜100(洗净刮去皮,切块,鸭血块lOOg.加调料煮熟食之,能清热利湿解毒,防治膀胱癌.6,鲜葡萄榨汁lOOg,鲜莲藕榨汁lOOg,鲜生地榨汁60g,混合放瓦罐中煮沸,调入适量蜜糖温服,可用于膀胱癌血尿及尿痛.7,鲜萝卜lOOg切片,用白蜜腌一会,放铁板上炙干,再蘸蜜反复炙,至50g白蜜炙尽.冷后,细嚼慢咽,再喝两口淡盐水,治膀胱癌尿痛.8,甘蔗250g(斩细块,白茅根100g切小段,共用布包好,与绿豆100g加水同煮,至豆熟烂,去蔗和茅根,饮汤食豆,亦可加适量冰糖,用于膀胱癌血尿明显者.9,赤小豆30g,粳米50g,共煮粥.将熟时放入鸡内金末15g,再煮至粥成即可,早餐食之,辅治膀胱癌合并感染所致尿道疼痛,下肢疼痛.10,西瓜1个,葡萄干1碗,在西瓜近蒂部切下一块:把洗净沥干的葡萄干倒入掏松的瓜瓤里,再将切下的瓜块盖上;

    糊以泥巴封住,置阴凉处,待10天后除去泥巴,揭掉盖子,倒出汁液,即为含微量乙醇,清香甘甜的葡萄酒,可用于膀胱癌晚期排尿困难或兼水肿者.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